到底什麼樣的房仲才是好房仲?
大概每過一段時間,我就會思考:"到底什麼樣的房仲才是好房仲?"這個問題。
這問題若拿去問業界前輩,前輩們的回答都很一致:"能夠幫顧客成交的房仲,就是好房仲。因為只有當你幫顧客成交了,顧客才會記得你"。
真的是這樣嗎?
或許我天生就有種叛逆反骨的性格,即便別人給了答案,但要是我沒有親自確認或經歷,我會沒有踏實感,甚至認為這答案不是唯一解。
從業五年多,有鑑於自己屬於偏銷售型的業務,接觸買方的量體足夠多,這加速了我對於"業務與顧客"的經營關係,有了更多的體會。
藉由自己實際的從業經歷,以結果論來說,我會認同前輩所說的話,但我只會給前輩的答案90分。至於理由...本篇文末我再說。
其實每當思考"什麼樣的房仲才是好房仲"時,我都會聯想到醫生這個行業。怎麼說?
如果人生總是那麼不巧,我們只能二選一。那麼「醫術好的醫生,但服務態度不好」跟「醫術稍差,但服務態度好」,你會哪一個?
我想大多數人應該是選前者。畢竟身體都已經在難受了,當務之急就是要把病醫好。醫生若態度不好,也就看診的那幾分鐘,忍一忍就過去了。
然而,房仲業之於醫業較不一樣的是:
1.醫業涉及身體健康病痛,有治療的即時性與必要性。但房仲業以一句話來說,就是幫顧客達成交易任務、作好資產配置。
2.比起醫業,房仲業背負了更多來自消費者的服務要求。講直白點,即顧客永遠是對的。只要顧客一個不開心,(不論到底是不是業者的錯)業者就只能默默自己吞。
更多時候,房仲業是門處理顧客奇摩子與信任爭奪的行業。
顧客只要奇摩子好,屋主簽專約簽到讓你賣掉房子為止。
顧客只要奇摩子好,屋主一次就降100萬給你。
顧客只要奇摩子好,會賣你面子,加價讓你好跟屋主談。
但……
顧客只要奇摩子不好,你的存在,只會讓他感到厭煩。
顧客只要奇摩子不好,你的一言一行,只會讓他感到不以為意。
--
曾經我經手一個案子,最一開始,屋主八國聯軍到處簽委託,各家房仲品牌都有接。賣了一陣子,屋主主動問我:“不曉得品揚給你簽專任、讓你獨賣如何”。坦白說,那個案子我沒特別努力去經營,有客人就帶,沒客人就跟屋主說沒客人。事後直到有一次跟屋主對談,屋主問我:“品揚,你知道為什麼這麼多仲介,我最相信你嗎?”。我說我不知道。屋主說:“因為你會用你的方式去表達積極與爭取,但你不會攻擊其他同業”。
屋主的這番話,讓我省思了很久。原來……對顧客來說,達成交易目的固然重要,但顧客有時更在意相處時的感受問題。
為此,回到本文最前段,我只會給前輩的答案90分。另外保留的10分,我相信:“也許你這次沒做到顧客的生意,但你的付出與誠意,若顧客有感受到並且認同。總有一天,顧客會用另一種方式回饋你,作為對你的肯定的”。
好吧,上面那段話,我自己看完都有點假掰(誤)。
還是建議各位消費者,請以實際行動支持你所信任、你所認同的業務。就經驗,業務經營顧客,到最後有80%的機率都是無疾而終的。
認真去探討為何會無疾而終,其實也不是業務不好,而是有可能“顧客就剛好沒有購買需求了”,或是”顧客在未成熟時遇見了你,但在成熟時遇見了別的業務“,或”顧客迫於親友人情壓力,而跟親友認識的房仲購買“。
當每個消費者都抱持“服務做給我,但錢不要找我收”的態度,就是間接地否決了業者的付出與努力。在這零和遊戲的房仲業裡,與業務交易才是對他最直接的回饋與肯定。